好酒在野|小雪,饮一杯无?
今日小雪。
汉代《孝经纬》记载:立冬后十五日,斗指亥,为小雪。
小雪时节,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,气寒将雪百草凋零,万物潜藏。
小雪有三候:初候,虹藏不见。二候,天气上升,地气下降。三候,闭塞成冬。
小雪至,冬令已成。我国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,农人在田间地头忙开了,及时为小麦冬灌,保墒防冻。
南方则不然,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始有初霜,与北方相比,冬耕却更为繁重了。
广东地区有:“小雪满田红,大雪满田空”的说法。这里的“红”,不是指颜色,而是农活多,此时开始收获晚稻,播种小麦。
此时节由于“地寒未甚”,故雪下得次数少,雪量还不大,常常是半冻半融状态,气象上称为“湿雪”。
小雪是冬日初来的见面礼,亦成就了世间的诗意浪漫。这样小雪盈盈的好光景,在诗人眼中已胜过万千盛景。
虽同处一片天,共赏冬日雪,然而得趣迥异。落雪在文人们的笔下,都是鲜活生动的个体,或跳脱、或雅致……
诗人吴澄把雪比作“琼花”,由天上的横笛吹落人间。
词作家马致远则将纷飞的雪花比喻为“柳絮”,以柳絮之轻盈呈现了飘雪之纷纷。
雪的雅称还有很多:凝雨、璇花、银粟、仙藻、素尘、瑞白……以节令物候、雪的形态以及各种比喻称之,雪在笔尖流淌出的诗意便有百倍千倍了。
绝美的雪景催生了文人们心中的盎然诗意,也为我们留下珍贵的“美食指南”。
宋朝司马棫《江干小雪》诗曰:“枫落吴江小雪天,三三两两捕鱼船。蹇驴瘦马何方客,眼看风波不著鞭。”
作者闲情信步地走在吴淞江边,落枫萧条,小雪纷纷,江中的几条渔船,来回往复,装点了初冬的寂寥。
这番盛景吸引了扬鞭赶路的羁旅客,渔民的人间烟火气在此刻便辽阔了起来。
小雪时节捕鱼、晒鱼干是自古以来南方渔民的传统,发展至今,我国台湾中南部海边地区依然盛行晒鱼干、储存干粮。
入冬后,寒天冻地,最是难熬。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和糖炒栗子是冬天朴素但绝妙的食补。
街巷路旁,清冷的空气中一阵阵香甜的味道传入鼻腔。循着味道找去,咀嚼着这份香甜,似乎就理解了周作人先生为何钟爱吃炒栗子,还为此作下名篇。
日短天寒,天地积阴,此时节山里人家已燃火取暖,房前屋后弥漫着袅袅烟火。待劳作归家,友邻亲睦,在暖屋的炉火旁围坐一团,将暖烘烘的热茶一口饮下。
茶暖柿甜,这便是农人冬日最惬意的休闲时光了。
老舍曾写:“柿子能装满一个搪瓷浴盆,到了冬天冻成冰柿子,口感赛过洋味冰激凌。”
如此看来,鸿儒白丁,都难逃美食的难关。若以好酒相佐,更是冬日去寒就温、休养生息的妙方。
《诗经》有载:“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。”古时酿酒多在冬季,农事已毕,谷物收获,小雪便是酿酒的好时节。
在小雪后酿酒,称之为小雪酒,时至今日,已成传统。“形似玉梳白似壁,薄如蝉翼甜如蜜”,这便是苏轼眼中世上难得的佳品。
岁岁年年,时光中沉淀的芳香和醇厚,为人们驱散冬日里的沉闷与庸常。
冬日越发寒凉,万物尽藏,诗人最是能在百无聊赖中寻得妙趣。白居易诗云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
如此的闲情雅致和生活热情定能感染友人,应邀前往,饮酒赋诗,通宵达旦,以成君子美意。
寻常的时光里何不效仿诗人那般的生活情趣。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,煮上新酿,将雪未雪,相邀朋友,围炉共饮,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小雪微寒,风雪不尽,轻舞飞扬,碧玉琼瑶般的晶莹透亮。我们自要享受冬日赏雪、饮酒、烹茶的慵懒片刻。
更多好文……
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
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原创作品,均受法律保护。
未经许可,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、篡改、删减等。